华严经全文网
华严经全文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超定法师/ 文章正文

心空及第归

导读:欢迎大家来参加一天的共修活动。首先,请各位坐下来,跟我念诵:「禅修以时,当勤精进,志心向道莫嬉戏。水滴能穿石,静处而居,制心勿放逸。南无常精进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这是四十年前吾师续公上人为佛学院的学僧而作。每逢开学、休学(放假)典礼,一群生龙活虎的沙弥聚会一堂,虔诚地肃立于大雄宝殿,眯着双眼拉高嗓子,大声唱这首赞语。(用通行的香赞调。原文「开学」二字,今场面不同,改为「禅修」。)当年...

心空及第归

  欢迎大家来参加一天的共修活动。首先,请各位坐下来,跟我念诵:「禅修以时,当勤精进,志心向道莫嬉戏。水滴能穿石,静处而居,制心勿放逸。南无常精进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这是四十年前吾师续公上人为佛学院的学僧而作。每逢开学、休学(放假)典礼,一群生龙活虎的沙弥聚会一堂,虔诚地肃立于大雄宝殿,眯着双眼拉高嗓子,大声唱这首赞语。(用通行的香赞调。原文「开学」二字,今场面不同,改为「禅修」。)当年这班年轻的沙弥好动好玩,为人师表的续公,老婆心切,谆谆教诲,作此法偈,令坚固道心,精进学业。回忆起来,觉音嘹喨,正念现前,真是受用不尽。

\

  请问各位:放弃周末的休闲娱乐,特地来到道场,过着严肃的日子,究竟所为何事?为心灵的解放?为开悟证果?抑或抱着无所得之心而来?记得有一次,某长老在佛学讲座之前开示:「假使不想开悟的人,他就不会开悟。」话是不错的,因为没有信心,放逸懈怠,马马虎虎地空度时日,如何得开悟?但在很多场合,讲经大德又说:「大家既为法而来,应秉持佛法空无所得之心,才不会浪费生命,辜负佛陀。」有人不禁怀疑:我们修学佛法,到底该无所得才对,或是有所得呢?不认识佛教的外行人,看了几本佛书,听了几场的佛学演讲,就乱发谬论,妄评佛法,认为佛教忽而谈空,忽而说有,前后矛盾。我也常听法门的信徒抱怨:「法师们各说一套,有的要求弟子读一本经,念一句佛号,一门深入。而有些师父劝我们务必广学多闻,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更令人不解的是:佛陀在某经教人念佛、观佛、见佛。在另部经却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究竟我们要听那位师父说?我们该信那部经的启示?」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不知听过多少回。佛法内容的多彩多姿,随着众生根性的差异而施设各种的方便法门。犹如药材店出售各类功用不同的药味,以供应市场的需要。作为医师不能以一药应万病;身为病人,自然不可怪责药房为什么会那么多种的药品。今日的佛教徒,如不能认清法门的应机特性,了解其内容的浅深次第,辨明方便与真实,了义与不了义,而一味地固执己见,以偏概全,以方便为究竟,则所谓正信、正见、正行,也不过自以为然罢!

  话说有所得之有与无所得之空:从有的方面说,修学的开始,「宁起有见如须弥,不着无见如芥子许。」树立缘起正见,培养三宝的信心,精进向道,克期求证,才不致于悠悠忽忽,入宝山空手回。从空的方面看,把握不住正方便,一味地渴望开悟,得失心太重,用功过当,反而造成证道的障碍。在道理上,有者何所得而有?空者何所无而空?空而不落空茫,抹煞因缘果报的顽空、恶取空;有而不执我我所,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想以自己的意欲来支配,使周遭的人、事、物,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中。如其不然,偏离这中道正观,不想开悟的人,固然不可能开悟;而一心求悟的人,也同样不得开悟!

  中国禅堂悬挂一首法语:「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大意是:各位禅众有缘来此,所为何事?当然不是来养神,昏沉、无聊,打妄想;更非来求功名、望授记,想把禅学会了,将来出去当禅师、或住持、当家,以沽名钓誉,满足世俗的虚荣心。在家乡的政治环境,选总统、议员、省长、市长,尽管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结果忘不了一党一己之私。贪欲不除,尘不可出;在那大染缸里,恶质的选举文化,不予彻底革新,清明的社会,廉能的政府是难望其出现的。我今发心入此禅堂,也是来参加选举的,所不同的不是选世间的总统、或国会议员之类,而是来选做佛的。成佛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学佛的人那一位不想成佛?不求作佛者,如不是随波逐浪,随业受报的苦恼众生;便是悲愿无穷,处于地狱,化度地狱众生的伟大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太虚大师自述:「无求即时成佛之贪心」。这不是说他不要成佛,而是针对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流弊,一般急功近利,忽略菩萨的本业,不度众生,而贪求成佛之辈,揭橥大乘佛法正常之道。

  禅宗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坐禅以开悟成佛为目标。然何谓开悟?六祖惠能初闻金刚经而开悟,后来在五祖弘忍座下,经八个月的苦修,再闻金刚经的开悟,前后两次的开悟,其所悟的内容有何不同?常听禅和子解说:在禅修的过程中,大彻大悟之前,已经小悟无数次。那么大悟与小悟之间,所悟的本质是否相同?有人把禅宗的明心与见性分开,认为见性即是开悟;明心不即是见性,故与开悟尚差一大截。其实,依经教所明,此心,乃自性清净心;此性,即人人本具的佛性。禅宗主张顿悟自性,悟后起修,意谓:开悟并非大功告成,所作已办;悟了自性,识得本心,祇是真修的开始。不过,曾为顽石说法的道生,其顿悟思想与禅宗不同,认为:「积学无限,顿悟一时。」未悟之前即是凡夫,顿悟了当下成佛。修证的过程,唯识法相分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金刚经则分二道五菩提:般若道上,由发心菩提,而伏心菩提,明心菩提。也即为发心、修行、证果的历程。方便道上,上接明心菩提,而出到菩提,究竟菩提。也同样是发心、修行、证果三阶梯。所不同的,般若道的发心是由凡夫地位发世俗菩提心;方便道是依圣人的身份,发胜义菩提心。明心菩提,在般若道属于证果;在方便道是发心,乃为进一步地再出发,为利有情发愿成佛的圣者菩萨。由此看来,依印度经论解说,证见空性,在声闻道是初果须陀洹,在菩萨道属于初欢喜地。见性成佛,悟入空性即是佛。初果声闻,初地菩萨,初见法身;通达法性即是见佛成佛之意。据实而论,究竟位的佛陀,与见道位的声闻或菩萨,彼此所证的空性,如一室之空与广大虚空,彼此本质并无差别。声闻阿罗汉,与功德圆满的佛陀,依大乘思想分别,断的烦恼障与所知障;习气的尽与不尽;对二谛观的深浅,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但依南传上座佛教的说法,佛陀是老师,声闻是弟子;佛是先觉者,弟子是后觉者;先觉与后觉,有时间的先后,而觉悟的本身,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陀初转*轮,度五比丘而成阿罗汉,连同佛陀本人算在内,世间出现了六位阿罗汉。如来十号之一——梵语「阿罗诃」,译义为「应供」,也是阿罗汉之意。约中观见,通达我法二空,破除我法二执,大小乘是一致的;无为同证,三乘共入无余涅槃。所不同的是:菩萨悲愿弘深,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声闻人所望尘莫及的。佛陀观、圣德观之差异,由来已久,早在佛灭二百年顷,部派佛教时代,已是异说纷纭,各持己见了。然而,在修证上,「心空及第」,在印度的有宗与空宗,不论思想如何分歧,彼此壁垒分明,而见空得道一点,可说是没有异议的。这是迷悟的关键,凡圣的分水岭,迷了空性名为凡夫,透过此关即是圣人。凡夫一向执有,实有我、实有法;取着于色、受、想、行;迷色迷心而发为唯心、唯物、唯我、唯神之谬说。世间形形色色的妄见,常见、断见;我见、我所见;有见、无见……无非是不了法空性——无常性,无我性,寂灭性,而衍生出来的邪执。这种无始生死以来,或先天的俱生起,或后天分别起的自性见,无疑地,这便是法王座下儿孙——佛弟子努力修行,所要攻防的敌营所在。虽然,在解脱道上,面对劲敌,愈战愈败,但绝不妥协、不投降,抱着坚苦卓绝的意志愈败愈战,愈战愈勇,前仆后继,非到达成功的境地,誓不休止。语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道是什么?魔在那里?时时处处非提高警觉不可,洞察敌情,锁定魔窟。切莫掉以轻心,让敌人乘虚而入。念兹在兹,充实军备,坚固堡垒,退可防,进可攻,克敌制胜而后已。

  处于道场中,不要忘了:「此是选佛场」,大家不辞辛苦来此用功,是为选佛而来。我看很多佛教徒,自艾自怨,自认业障深重,成佛无望;但求我佛慈悲,愿力接引,能到达彼岸的边界,寄居于铁莲花内就心满意足了。老实不客气的说,这是失败主义,未战先投降的懦夫。这与「信者得救」、「蒙神宠召」何异!古德说:「没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他们从初发心,也是一个凡夫,经过长期的历练,坚定菩提愿,长养大悲心,树立性空见。凭此三大支柱,筑起宏伟的三宝殿,展开「庄严国土,成熟众生」的大业。不肯立志,发长远心、广大心、第一心、无倒心,把自己困在黑漆桶内,不见天日,不受佛光,不修正法,自我放逐,贬到边疆,放弃成佛的权利,真是可惜、可怜又可悲!

  各位听经闻法,知道佛陀是经三大阿僧祇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修六度万行才成佛的。今坐禅堂禅修,如何成佛?当然,成佛的资粮,深广无边,仅取一分不成菩提。坐禅不能成佛,一如磨砖不能成镜。然而,禅定的主要功能,在佛法中,目的是藉此以引发智慧,依智慧得解脱。禅宗,不是以禅定为宗,而是即定即慧,定慧不二的悟心成佛宗。禅宗所言顿悟成佛,所成之佛是否与我佛世尊同等,姑且勿论,惟可肯定的,「心空及第归」是无懈可击的。修证的历程,一如俗语所说,万事起头难,头一关是最难冲破的。倘能积集资粮,不忘初衷,勇往直前,一旦破了这一大关,其余的关卡,势如破竹,就可畅通无阻了。同理,见空性,通过凡圣关,已不再是苦海茫茫,生死无边,很明显地,彼岸在望,成佛不是遥不可及之难事了。

  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写于观音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