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华严经全文网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
主页/ 佛本生故事/ 文章正文

佛菩萨究竟在哪里,为何见不到?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解读三身佛!

导读:佛菩萨究竟在哪里,为何见不到?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解读三身佛!我们常常去寺院礼佛,见到相好庄严的佛像,心中充满崇敬之情。那么诸佛菩萨是否就在寺庙中莲座上呢?《华严经》中有言:“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
佛菩萨究竟在哪里,为何见不到?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解读三身佛!

我们常常去寺院礼佛,见到相好庄严的佛像,心中充满崇敬之情。那么诸佛菩萨是否就在寺庙中莲座上呢?《华严经》中有言:“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实际上,这段经文涉及了“三身佛”的概念,也就是遍布法界的法身佛,普现众生前的应化佛,以及常坐菩提座的报身佛。小编莲荷翻阅了许多高僧大德开示,因为是古文的关系,所以读起来非常吃力,于是决定用更通俗的语言,解读三身佛的含义。当然,这也仅仅是小编的一家之言,不当之处希望诸位佛友指正,意在同修同证,共同精进。

从抽象意义来讲,“身”即为聚集之意,聚集诸法而成身,所以聚集理法则成法身;聚集智法则成报身;聚集功德法则为应化身。关于三身的称谓,不同经典中因为翻译的年代以及从事译经的法师不同,可能略有差别,但都大同小异。譬如《华严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通过上面的经文,相信很多人对三身佛的概念还是一头雾水,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小编就要大言不惭妄解经意了。

先说法身,它是众生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本自具足”的自性,不需要修证,只要明心见性,开悟即见本源自性清净的法身佛。假如我们都是一盏燃着的灯烛,开悟之前,我们被罩着灯罩,看不到外界的亮光;开悟之后,灯罩就被拿走了。

我们共同照亮了房间,照亮的空间便是法身,所以说它是“遍布法界”的;再来说,所有灯烛共同照亮了房间,那么亮起来的空间,无分彼此,所以说十方如来,“同共一法身”。

从这个意义来说,世界的一切花花草草,都是法身的化现。譬如我们的老师兄,大居士苏东坡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他所说的清净身,就是如虚空一般,圆满周边十方法界的法身佛。即便娑婆众生将来因福慧具足,成佛作祖,仍是共一法身。

接着说报身,这个就比较难了,佛经中讲报身佛需经三大阿僧祇劫,难忍能忍,乃至无善不成,无德不就,及至功德圆满,才能成报身佛。

报身有自受用与他受用之别,自受用报身永离两种生死,以真智住真境,譬如释迦佛的报身,称为卢舍那佛,自受用报身就连十地菩萨都见不到,真境即常寂光净土;他受用报身,可以被十地菩萨观见,具足无量无边相好庄严,譬如有赞诵阿弥陀佛的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同样以灯烛为例,假如我们为了照亮众生,燃尽之后再点燃起来(因为此时还未脱离二种生死),没日没夜燃烧了足足三大阿僧祇劫,最后功德圆满,成就了报身。这一下就非常了不起了,因为报身是应化身的根本,成就了报身,就相当于有了无穷无尽的蜡油!

最后是应化身,如前文所说,应化身以报身为本,应以何身得度,便现何身而为度之。释迦牟尼佛说他有千百亿化身,古印度示现的悉达多乔达摩便是其中之一,他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应度众生已度尽,故而示现涅槃。

仍以灯烛为例,因为有了无量的蜡油,它可以化现成各种形状的蜡烛,可以是柱状的,也可以的圆球状的,目的在于令众生向往正法。

譬如释迦牟尼佛就示现了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

行文至此,想必你已经对三身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当然这也是小编莲荷的一家之言,以灯烛做比喻,也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关于三身佛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关注莲荷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