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华严经全文网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高度——南华寺

导读: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高度——南华寺南华寺因惠能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中曾表达了如此深挚的向往之情:“水香知是曹溪口,眼...
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高度——南华寺

南华寺因惠能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中曾表达了如此深挚的向往之情:“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盾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身何处是真依?"

南宋民族英雄,曾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绝唱的文天祥,也写下了《望南华》这样真挚动人的诗篇:“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

行行至南华,匆匆如梦 中。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到了近现代,许多著名的社会人士,也都纷纷慕名前来观光游览。

1924年,孙中山在韶关发动第二次北伐时,政务,军事极为繁忙之际,仍偕谭延闿、刘成禹、许世英等来过,并向寺庙捐赠了银元嘱咐要爱护寺庙里的一草一木,保护好文物,让后人瞻仰。

建筑布局编辑南华寺面向曹溪,背靠象岭,峰峦秀丽,古木苍郁。庙宇依山而建,殿堂在同一中轴线上,结构严密,主次分明。进入第一道山门曹溪门(又称头山门)后,就是放生池。池为椭圆形,上建一座八角形、圆柱挑角、攒尖顶式五香亭。

现全寺建筑的风格,呈中轴线两边对称布局。从正门进入,依次是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里,三尊贴金大佛高达8.13米四壁罗汉彩塑多达500个,皆为艺术珍品。在六祖殿里,供奉着六祖惠能大师以及憨山大师和丹田祖师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