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玄奘法师于译场中提出“五不翻”,意即当梵语译为汉语时,有五种情形不做意译,直接使用音译,保留其原音。
如《翻译名义集》所说,玄奘法师论五种不翻:
一、秘密故,如陀罗尼;
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
三、此无故,如阎净树,中夏宝无此木;
四、顺古故,如阿缛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
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
佛菩萨的密码
咒语,正属于此五大项“不翻”状况的陀罗尼。为什么不翻译呢?
因为咒语是秘密语,是独树的密码,含藏每一尊佛菩萨修证的心体。同时,也是音声法门,能直接透过音声的共振与佛菩萨共感,是直达诸佛菩萨的通讯系统。
无法代表全貌
陀罗尼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皆含藏无量义。
所以,历来咒语都保留梵文原音,但也由于直接译音,自然随着各地区的口音、习惯于表达的不同会有些微的误差。然而,只要一心专注,虔心持诵,诵至一念不生,内在自能安定祥和。持咒贵在持之以恒,念念相续,不忘不失。每一次的持诵,都要真诚的呼唤和祈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