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华严经全文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金玉良言/ 文章正文

一读就懂:佛教不等于苦行

导读:一读就懂:佛教不等于苦行导读:大家好,欢迎阅读,(《一读就懂的佛法》系列文)第三十五期佛法到底讲些什么?...
一读就懂:佛教不等于苦行

导读:大家好,欢迎阅读,(《一读就懂的佛法》系列文)第三十五期佛法到底讲些什么?

来看看法师们如何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学佛的您。

问:佛法把“苦”看作是一种修行,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里,修行就是修苦行。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听听法师的回答吧!

问:法师,我有时候看到一些出家人坐汽车、用手机,就觉得很别扭。

答:那你认为出家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出家人也在现代社会生活,这些只是基本的生活用具而已。

问:难道修行不是一定要吃得很差、穿得很破吗?

答:修苦行,不仅仅在外相,对心理上的贪婪心作对治才是真修苦行。如果仅仅是在吃、穿上吃苦,更苦的人有的是。

问:确实是这样。那是不是至少也要吃些苦,才算是在修行吧?

答:并非吃苦就一定是在修行,关键是明白:吃苦是为了什么?真正的苦行也无益于生命的解脱。

问:佛教倡导苦行吗?

答:佛法不提倡无意义的苦行,如苛刻地虐待自己甚至损害身体健康等。释迦牟尼佛虽然最初苦行六年,最后还是放弃了。

问:可是我听过佛教的一些故事,如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这不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吗?

答:不是佛陀主张这种方式,而是在某些特殊因缘下,修行者为了求法而勇敢舍身。为法舍身是大志、大愿、大勇、大智的菩萨行,普通人不可轻易在外相上模仿,效学这种勇于求法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问:那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修行呢?

答: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身心、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养成一种勤劳、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佛法是中道的。

问:您说的“中道”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答:比如说,为了保持向道的心,用棉布御寒,以夏衣遮体,不去管他是不是“时髦的衣服”;吃饭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学会惜福。

问:法师,我也看到有一些出家人,一件袈裟穿了十多年,这是在做苦行僧吗?

答:这是他惜福的表现。对物质享用的淡薄,是出家人应该保持的优秀品质。

问:原来如此!不过,我还看到身边有这样的学佛人,他们不执著物质,但感觉似乎又有些滑向另一端,就是对金钱、财富这些东西有些排斥、厌恶,或不敢接近。

答:执著于财富会增长痛苦,执著于苦行同样也会带来烦恼,偏向哪一边都不是中道。我们要么被自己的习气束缚,要么被自己的知见束缚,佛法是要解开这一切绳索。

问:今天学习了,修行不是苦行,而是要“中道”!感恩法师!

答: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