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华严经全文网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禅宗文化/ 文章正文

佛教:福薄命苦之人,往往有这4大特征!

导读:佛教:福薄命苦之人,往往有这4大特征!俗话说“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娑婆世界最少不了的便是苦。但其实,苦乐不过是人心的执念而已。众生因为业力来到世间,或善业或恶业,来了善缘或者恶缘。因为各人因...
佛教:福薄命苦之人,往往有这4大特征!

俗话说“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娑婆世界最少不了的便是苦。但其实,苦乐不过是人心的执念而已。众生因为业力来到世间,或善业或恶业,来了善缘或者恶缘。因为各人因果业缘不同,所以命运也各异。“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人生若想活得更轻松容易,就需要积攒足够多的福报,没有福报,再多的奔波都是苦累。福薄命苦之人,往往有这4大特征!

一、不信因果,妄造恶业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但有些人总以身边的事例去质疑它的合理性。他们看到身边的好人反遭恶果,而坏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就觉得“人善被人欺”,人不应该太善良。其实这是对因果的误解。人们所看到的因果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段,因果是通三世的,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来生果。

我们看到好人没有好报,那是前世恶业的显现,看到坏人没有得到恶果,那是前世善业的累积。万事皆是因缘和合,自有其因果循环。在佛教里,因果报应主要分为现世报、后报、不定报、多生报等等。有那么句话: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有些人不相信因果,大肆造恶业,比如依靠杀业作为自己牟取利益的工具,须知一切众生皆是有情,你伤害谁就和谁结下恶缘和冤债,这个业报最终还是要自己承受,无人能够代替。佛在经典中多次提到杀业的恶果,断除自身善根慧命,短命福薄。

二、不懂布施,自私狭隘

“今生富贵为何因,前世斋僧济穷人”,越是爱布施的人,会越来越富贵,不会更加贫穷。吃亏不会亏,你所付出的,最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人生是一盘很大的棋,你在这里迂回一下,可能就在那里积蓄了力量,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福报在后面。你现在所承受的,都是你的起心动念所造;你将来所拥有的,都是你当下投足而来。我们对他人所作的,终究会回到自己身上。

布施最重要的是发心,一片利他无我、不求回报之心。我们可以布施财物,也可以是精神力量上的帮助。布施不是富人的专属,穷苦之人最需要布施。俗话说“贫穷布施难,富贵学道难”,有人觉得自己都够贫穷了,还怎么能去帮助别人?这种思想就大错特错了。

越是贫困越需要布施,越需要发大愿。日行一善,利益他人就是在利益自己。不懂布施,自私狭隘,只会让自己的福报日益消减。唯有布施行善,才是积德培福的无上助缘。

三、尖酸刻薄、爱说是非

爱在人群中哗众取宠、嚼舌根子的人,大家要注意,爱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这种人一定要远离。什么是吉祥?《吉祥经》里说道:应与智者交,勿近愚痴人;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爱出风头、爱挑弄是非的人,对我们有害无益,不要和这种人亲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应多亲近善知识,善护自己的口业,多说吉祥话,增长自己的智慧和福报,而不是没事扯闲篇、碌碌无为。

四、不孝父母、不知报父母恩

佛教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其中“上报四重恩”中的“四重恩”第一个便是报父母恩。父母恩重如山,一个不孝父母的人,如同不敬佛,自损福报。

“百善孝为先”,在我国汉传佛教寺院,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都要举行盂兰盆法会,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给自己的现世父母,令其健康长寿,或回向给往生父母,令其离苦得乐。“目连救母”的故事大家应该知道,除此,地藏王菩萨“大孝”,救助自己堕入恶道的生母,离地狱苦,得生极乐。

佛陀也是一位大孝子。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在佛陀出生后七天便离世,往生仞利天宫。佛陀成道后,为报生母恩情,多次亲自前往仞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佛说,世界上最大的善莫过于孝。孝顺培福报,不孝召苦果。

以上4种特征,看看你有吗?莫疑积德天不见,百年顷刻回头见,改变命运的真实良方永远是积德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愿大家都能够敬畏因果,断除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修好自己的善。南无阿弥陀佛。